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舌針療法研究

舌針療法是由著名舌針專家孫介光所發明。它是對中華醫學的繼承和發展。它通過針刺舌穴,達到人體自身調節和發掘人的自身潛力,靠人體自身的能力促進患者機體的康復。

 

        舌針療法在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磁共振中心支持下,和香港大學著名兒科教授黃珍妮多年合作,並有瑪麗醫院、養和醫院、聖保祿醫院、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廣州華僑醫院等參與下,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這些實驗大多採用西方醫學國際通用的隨機抽樣、對照組雙盲法進行的。

 

     現在已經完成世界第一張舌針穴位圖的繪製研究。根據中醫舌尖屬心、中屬脾胃、根屬腎主的理論,結合現代最先進的功能磁共振(fMRI)、正電子掃描(PET)等科學手段,用西方醫學的研究方法,對舌針穴位進行部分定位學研究而完成的。再經一些世界著名的針灸專家王雪苔和解剖專家郭光文教授等審核而定。舌針穴位與人體解剖位置相對應,並完全符合現代全息理論(見下面「舌針定位的科學驗證」介紹及舌針穴位圖)。

 

        舌針療法的研究還被定為國家中醫藥科研課題,由孫介光、黃珍妮等參與研究。在現代研究中用西方醫學的研究方法(即對照組、隨機抽樣、雙盲法等),用PET(正電子掃描)、功能磁共振、誘發電位等研究手段,測定了大量的科學數據、圖譜,對中風、小兒腦癱、自閉症、提高心肺功能,對腦的葡萄糖代謝水平、視覺的功能康復、肢體功能恢復能力等均做了科學的評估。實驗結果證明了舌針療法對上述病症的有效性。這些研究論文大部分發表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腦神經科和自閉症等專業醫學雜誌,有的還被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收入館藏。

 

     舌針療法中遠程效果好。在針20次後進步效果基本穩定;在舌針停針的一段時間裡,患者仍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在臨床觀察中,據統計,自閉症、小兒腦癱和弱智患者在20次舌針治療後,病狀有好轉的平均為70%以上;在40次舌針以後有效率均達85%以上,其中顯著效果分別達到22.6%和35.4%。舌針80次以上顯效率更達41.5%。對於自閉症病人的目光專注、社交活動、智力提高(語言改善需時間較長),小兒腦癱的剪刀步、足內翻、足尖走路、肌緊張等症,以及成人的中風、腦外傷所致的肢體攣縮、昏迷(植物人)的復甦等更是具有特殊的療效。

 

     在舌針療法的現代研究中,在世界上還第一次發現了舌下襞腫與腦病的關係。用千餘人的大樣本普查對此項發現做了詳盡的研究,這是世界醫學史的新發現(包括西醫)。即在腦病的確診病例中舌下襞腫的佔95.83%;其中成人腦病(中風、老年痴呆、腦供血不足、記憶減退等)佔94.01%;兒童腦病(自閉症、小兒腦癱、智力低下等)佔96.64%。在研究中發現舌下襞腫脹程度與腦病病情成正比(即病情嚴重的,舌下襞腫亦相應嚴重)。在臨床治療中也發現,隨著病情好轉,舌下襞腫也逐漸縮小或恢復正常。此項發現在腦病的治療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和特殊的療效(也見下面「舌下襞異常與腦病相關的臨床觀察」介紹)。

 

        經研究,舌針自閉症病人後腦葡萄糖代謝提高(經PET掃描,提高5%以上的佔75%,提高10%以上的佔42%)最高可達40--70%。在兒童視障的PET研究中,葡萄糖代謝提高者佔86%。在臨床測試中視力也均有了改善(論文見加拿大《兒童神經病學期刊》)。在功能磁共振對難治性中風的研究中,功能磁共振的上下肢腦支配區的圖像,舌針前沒有信號顯示的在舌針後有了信號顯示,舌針前在圖像上有輕微信號的進步到有明顯信號。在視覺的誘發電位實驗中也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而這些實驗主要由香港大學黃珍妮教授參與主持,養和醫院楊煒秋醫生、聖保祿醫院李茂榮醫生及明愛醫院高震雄醫生共同參與和支持研究而得出的結果。

 

為了造福於人類,孫介光將全部公開舌針療法的研究成果,並提議義務培訓中國及香港等地公立康復機構(含特殊學校、自閉症康復中心)的有志於舌針療法的人員,回饋於社會。

 

 

 

 

 

 

 

 

 

 

 

 

 

 

 

 

 

 

 

 

舌針穴位的定位研究

 

 

 

 1.      心、肺穴的定位研究

 

        因為心肺功能的互相作用的不可分性,本研究把心穴、肺穴在一個實驗中來研究。心肺功能用德國SPLINT的自行車功率計,肺通氣功能則用英國產的CANPAT肺量儀。實驗對象為50名和42名自願者隨機抽樣為實驗組及對照組。針心穴、肺穴20天。對針前、針後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

 

 

 

表1  舌針組與對照組運動員心肺功能效果前後差值比較   

 

 

 

 

 

組 別

 

 

 

N

 

__  

 

X

 

 

 

SD

 

 

 

P (實驗前後比)

 

 Work

 

 舌針組

 

  24

 

  12.50

 

 14.22

 

 

 

 (watt)

 

 對照組

 

  18

 

 -10.00

 

 15.72

 

  <0.0001

 

  BF

 

 舌針組

 

  24

 

  1.13

 

 11.54

 

 

 

(b/min)

 

 對照組

 

  18

 

 -5.39

 

 11.83

 

<0.1

 

VE

 

 舌針組

 

  24

 

  3.35

 

 14.82

 

 

 

(l /min)

 

 對照組

 

  18

 

 -9.51

 

 14.66

 

<0.01

 

  VO2

 

 舌針組

 

  24

 

 -0.10

 

  0.33

 

 

 

(l/min)

 

 對照組

 

  18

 

 -0.37

 

  0.48

 

<0.05

 

  VO2

 

 舌針組

 

  24

 

 -1.23

 

  5.24

 

 

 

(ml/kg/min)

 

 對照組

 

  18

 

 -5.62

 

  6.61

 

<0.05

 

  FCO2

 

 舌針組

 

  24

 

 -0.03

 

  0.41

 

 

 

(%)

 

 對照組

 

  18

 

 0.27

 

  0.54

 

<0.05

 

 EQ—O2

 

 舌針組

 

  24

 

  3.71

 

  7.94

 

 

 

 (1/min)

 

 對照組

 

  18

 

 -2.00

 

  8.64

 

<0.05

 

              實驗結果(見表1) 證明舌針組對極限運動(WOLK)的心臟負荷的能力在針前、針後極明顯的優於對照組(p值<0.0001)。同時在肺通氣量(VE)、攝氧量(VO2)、二氧化碳容積(FCO2)、氧當量(EQ-O2)等心肺功能指標上都明顯優於對照組。

 

 

 

                            表2     舌針組與對照組運動員肺通氣功能實驗前後差值配對比較

 

 

 

 

 

組  別

 

 

 

 N

 

       __

 

X

 

 

 

 SD

 

 

 

   P

 

FEVз/FVC

 

 舌針組

 

   10

 

 -0.500

 

  1.269

 

 

 

 

 

 對照組

 

   13

 

  0.538

 

  1.450

 

<0.1

 

FEF25 – 75%

 

 舌針組

 

   10

 

 -0.540

 

  0.385

 

 

 

 

 

 對照組

 

   13

 

 -0.034

 

  0.609

 

<0.05

 

FMFT

 

 舌針組

 

   10

 

  0.043

 

  0.046

 

 

 

 

 

 對照組

 

   13

 

 -0.035

 

  0.060

 

 <0.005

 

FEF50%

 

 舌針組

 

   10

 

 -0.590

 

  0.550

 

 

 

 

 

 對照組

 

   13

 

 -0.027

 

  0.909

 

 <0.1

 

  同時,從表2中也明顯的得出舌針組在肺通氣功能的FEF25—75%、FMFT都明顯優於對照組。上述實驗證明了:舌針療法中的心穴、肺穴對提高心功能、肺功能的效果。

 

 

 

2.      腦部穴位的定位研究

 

        在對21位3—16歲的兒童自願者的實驗中,隨機分為舌針組12位,對照組9位,進行腦葡萄糖代謝的觀察。舌針組接受8星期40次舌針治療,對照組沒有接受舌針治療。舌針組針腦海穴、腦源穴、腦中穴。

 

         經舌針治療後,舌針組比對照組在:功能獨立測量上(WeeFIM即自理、行動性、認知,P=0.011)、語言能力(P=0.021)、ATEC(即評估語言、社交、認知和行為,P=0.021)、CGIS(即臨床總體印象評分,P=0.003)、FDG-PET(即正電子腦部掃瞄,P=0.0451)等都有顯著的進步。從PET掃瞄中看到,舌針組的腦葡萄糖吸收量平均有10%以上明顯的增加,葡萄糖代謝增長主要在左腦的額葉(frontal)、扣帶回(cingulated gyrus)、角回(angular gyrus)、聽覺聯絡皮質(auditory association cortex)、楔前葉(precuneus)和兩邊丘腦(thalamus)。這說明了舌針在刺激舌頭上各個連接大腦皮質的穴位的同時,就像也“開啟”了腦神經的網絡,令其更有效地運作。

 

 

 

3.      上肢穴位的定位研究

 

         66位18—56歲健康的自願者(男40人,女26人),隨機分成實驗組34人(舌針組)與對照組32人(非舌針組),用日本製握力計(TTM Original Dynamo Meter 100kg)進行上肢穴位的定位研究觀察。

 

    兩組先分別在0 分鐘、3分鐘、6分鐘握3次。實驗組在握3次後即進行舌針,針上肢的手穴、前臂穴和肘穴,5分鐘後再進行握力觀察,仍然是0 分鐘、3分鐘和6分鐘。對照組與舌針組同一間隔時間、同一方法做握力觀察。用SPSS11.0進行對樣本T檢驗後結果如下:

 

 

 

左手、右手顯著值p均小於0.001,說明舌針組與對照組舌針後的握力值增加比率有顯著差異。舌針組為增加,對照組為減少。

 

由於舌針組和對照組是隨機分組,分析認為:對照組在重複測試握力值的過程中由於疲勞,握力測量值下降,而舌針組與對照組僅在是否舌針治療這一因素中與對照組不同,因此可以認為舌針使受試者不僅沒有因為疲勞而握力值下降,反而有所增加,說明舌針對人的握力值有顯著增加效果。

 

   此外,在另一中風實驗中,42位病人分別被分為舌針組(24人)以及非舌針組(18人,被針非治療穴位)。為了排除病人自然康復的影響,在此實驗中的42位病人,平均為中風期過後17.89土2.45月,而且都已過了他們的自我康復階段。舌針前,舌針組和非舌針組在各項評估中,包括:ERSS(評估神經和運動能力的康復程度)、MMSE (智力評估)、握力計(測量手部力量的康復程度)、Rankin Scale和Barthel ADL Indices(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康復評估,如:梳洗、餵食、穿衣、戶內活動等)皆沒有分別。舌針組針前在ERSS和握力計的評估是:11.83土1.59、11.25土1.76及25.65土2.35;針後則有了顯著的進步,分數分別提昇到:7.54土0.83、15.94土0.88以及32.02土0.60,但非舌針組針後卻沒有差別。舌針組針前在MMSE的評估是:25.75土1.16,針後沒有分別。舌針組針前在Rankin Scale評估是2.22土0.30,比非舌針組的3.25土0.16 (P<0.05)還要大,表示該組病人身體情況較嚴重;而在Barthel ADL index的針前評估,舌針組是:0.21土0.09、1.08土0.15、1.38土0.10、1.92土0.15和0.42土0.15;非舌針組是:0.5土0.12、1.67土 0.12、1.5土0.15、2.06土0.22和1.28土0.18,表示舌針組病人的情況較非舌針組的相同、甚至更嚴重。然而,經過舌針治療後,舌針組的評估提高至:0.29土0.06、1.29土0.09、2.17土0.10、2.67土 0.11和0.80土0.10,都明顯比非舌針組(P>0.05)進步。與此同時,在功能磁共振上也有顯著改變,在可觀察的21位病人中,有14位病人針前上、下肢在腦的功能磁共振中無信號的,針後分別有了信號或者信號由弱轉強的佔66.67%,無變化的6人佔28.57%,變差的1人為4.76%。

 

 

 

舌下襞異常與腦病相關的臨床觀察

 

 

作者在臨床醫療中發現,在已確診患有腦病的病人,絕大多數有舌下襞腫脹。在臨床觀察的2496個腦病病患中,舌下襞腫脹的有2392人占95.83%。在成人腦病的768人中(多為中風、腦供血不足、帕金森、老年癡呆等),舌下襞腫的有722人,占病人總數的94.01%(見圖1-2)。在兒童腦病的1728人中(多為小兒腦癱、自閉症、弱智等),舌下襞腫的1670人占96.64%(見圖3-6)。舌下襞腫脹程度和病情成正比。但隨病情好轉而舌下襞腫脹也逐漸縮小,乃至恢復正常(見圖7-8)。在檢查無腦病腦史40歲—65歲的236人中45人有不同程度的舌下襞腫,占19.06%。詳見下表:

 

 

         年齡組別      人數      舌下襞腫人數      百分比%

 

40—45歲      46          4                8.7

 

         46—50歲      52          7               13.5

 

         50—55歲      78          18              23.1

 

         55歲以上      60          16              27

 

 

 

      而另在普查0.5歲—14歲無腦病病史386名嬰兒及兒童中,有舌下襞腫脹的僅有26人占6.7%。

 

    從普查結果看來,一些中、老年無腦病病史的人為什麼出現舌下襞腫的比例會高一些,並隨年齡的增加其百分比也逐漸增加。這和人腦的衰老有關。現代腦科學研究證實,人到中年以後,腦平均重量會減少,它的血流量可下降20%,有些神經元死亡。神經纖維的數量可減少1/3以上,腦的新陳代謝也減少16%以上。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絕大多數人的腦衰老會出現。這樣有人就會導致腦供血不足,記憶力減退、動作遲緩,那麼也就相應的出現舌下襞腫脹。舌下襞腫與腦的關係如何,與腦機能的關係如何,這是一個很複雜的科研課題,作者現在只是提出了這樣的現象, 有關研究有待于未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臨床上對舌下襞部位的刺針,在腦病的治療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和特殊的療效。

      上述發現,國內、外尚無文獻記載及報導,只和我國古代的重舌記載有相似之處,但病徵卻不同。

 

 

 

圖1                    圖1    男,36歲,舌下襞未見明顯改變。           圖2   男,71歲,嚴重中風(腦出血)6年,

                                                                                                                                      併發假性球麻痹。                

 

 

圖3          圖3      男,9歲,舌下襞未見明顯改變。           圖4  男,4歲,腦癱(嚴重),並有智力發展遲緩緩。   

 

 

 

 

                  圖5   男,5歲,智力發展遲緩(中度)。          圖6   男,5歲,自閉症(嚴重)。

 

 

            圖7   男,20歲,自閉症,並智力發展遲緩。

 

 

 

                                              舌針前                                                                         舌針後(明顯縮小)

 

 

 

         圖8   女,20歲,腦出血5年(腦血管畸形),左側癱瘓。                                               

 

 

 

                                      舌針前                                   舌針後(基本正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